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太原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太原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如何有效化解这道社会难题 太原“群租”现象调查

来源:房掌柜  整理 太原房掌柜  2019-04-19 11:18:36
[摘要]随着经济发展,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打拼,租房成为一大需求。就太原而言,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,城中村逐渐消失,相对廉价的房源不断萎缩

  随着经济发展,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打拼,租房成为一大需求。就太原而言,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,城中村逐渐消失,相对廉价的房源不断萎缩。于是,一些房东盯上了这一商机,他们为了博取更多经济利益,擅自改变房屋结构、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,由此滋生出群租房乱象。面对“群租”,受其侵扰者,恨之;得其便利者,爱之。

  那么,该如何有效化解这道社会“难题”?

  1、诉苦

  4月初,家住和平南路西部丽景小区的范先生,向记者倾吐了烦心事。

  范先生的房子有200多平方米。今年春节后,他发现早已装修完毕的楼上,又有了动工声响。上楼看到,工人正对客厅进行改造。工人介绍,客厅计划改成两个房间,相应增加卫生间。再看其他房屋,已完成改造,甚至厨房也变成了一间屋子。“这不是群租房吗?关键是还要在我客厅上面设置卫生间,那样一来,水流声不断,感觉也很糟糕,我不答应。”

  之后,范先生找物业反映此事,无效,他甚至找到了街道办。眼看事情越闹越大,楼上业主出面,向范先生解释。最终,各自退让一步,楼上答应不在客厅加装卫生间,范先生只能不再追究“群租”一事。事已至此,范先生心中依然觉得不合适:好好的房子被改造成六七间屋子,电路安全吗?水路安全吗?这样出租合适吗?但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。

  与范先生有相同问题的市民大有人在,这些人都对“群租”不满,却无能为力。记者发现,在城市繁华地带的小区,类似平阳路天鑫花园、龙城北街小马花园、南中环北张小区和国际大都会等,都有群租房现象存在。

  北张小区住户牛先生介绍,关于“群租”问题,人们不断反映,相关部门也有行动,但终究治标难治本。

  2、“刚需”

  不可否认,群租房确实存在安全隐患。群租房容易产生消防及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。这是因为群租房往往通过隔断,改变了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功能,对水电气热设施的使用影响较大,而且改造后电线复杂,用电负荷增加,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。

  群租房也容易带来小区公共秩序的混乱。群租房租住人员多,可能存在过度占用电梯等小区公共资源的问题。而且,群租人员身份复杂,容易带来扰民、影响相邻业主的正常生活和邻里关系、易滋生治安案件等问题。

  但是,无法回避的是,群租房的存在也反映了社会需求。

  高房价时代,对租房者而言,房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晋阳街平阳路口附近一小区,来自霍州的马艳租住在此,属于“群租”,她租住的是一套三居室的主卧,月租金1100元。小马介绍,那套房子被房东割成5个房间,有卫生间的贵,无卫生间(用公卫)的便宜。“我刚毕业上班,收入不高,租不起一整套房子。”小马还介绍,有同事租住在附近尚未拆迁的城中村,房租同样在不断上涨,环境还不如住宅小区。即便如此,目前城中村房源也非常有限。小马认为,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,决定了“群租”存在的必要性,因为它被需求。“套用一流行词语,这是‘刚需’。”

  亲贤北街某饭店有20多名员工,老板苗先生为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,在附近租下一套房子,高低床,男女宿舍。苗先生说:“小区住户挺反感,我要求

  大家多注意自己言行,凡事多替周围住户想,只能这样,坚持吧。”

  3、剖析

  调查中记者发现,除社会人员需求外,群租房的出现和盛行,还有算得来的经济账。

  山西省肿瘤医院,这个年接诊量超过30万人(次)、年住院病人为4万余人次、年手术1.2万余人次的大型医院。在其周围,“群租”的变形体——小旅馆十分火爆。与医院一墙之隔的金得园小区,几乎完全变成了群租房小区,原住户已经很少。记者走访发现,即便仍是原住户的,也计划搬走,转而将自己的房子租出去,当做小旅馆。

  原住户张先生介绍,这里面有经济账可以算。住在这里,人员嘈杂,电梯难等,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。但是,如果把房子租给专门经营小旅馆的老板,房租会比正常租高不少。何乐而不为?

  记者在这里发现,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,被分割成6间小屋子,有的配卫生间,有的没有,日租金从60元到120元不等。邢银富是一个小老板,他在这里租了十余套屋子,间间有人住,很少空缺。一套房屋按6间算,均价80元,一天是480元,一个月就是14400元!

  即便是在城市普通地段,这样的账同样有得一算。

  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,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按月租4000元计算,一年是48000元,而若分成5个房间,每间平均租金1100元,年租金就是71500元。如果地段非常好,两种出租方式的差价将会更大。

  所以,对房屋所有者而言,以分割房屋“群租”形式出租,有更大的利润。由此,房屋中介嗅到商机,他们习惯将房屋从产权所有人手里整体租下,以相对高的价格签订相对长的协议,再进行简单装修后分割出租,以赚取差价。在房屋中介行内,这早已是很普遍的操作方法。

  4、破解

  有需求,还有利润。如此条件下,想彻底让“群租”消失,明显不切实际。

  对此,金得园小区物业管理者有切身体会:小区是一处安置小区,部分业主属回迁户,有的业主有两套房,自己住一套,另一套就租给包租人开“旅馆”。更多的业主发现开“旅馆”收益高,于是也将自己的房子租了出去。由此,小旅馆越来越多。“问题出现后,我们整治过多次,但效果不理想。毕竟我们没有执法权,无法干涉业主改变房屋用途。属地派出所也曾整治过,在一段时间内效果明显,但很快又出现反弹。”

  一位基层民警介绍,从治安角度和消防角度,派出所都是治理“群租”的第一力量。然而,目前太原缺少对群租房的管理办法。如果房东要租一套房子给几个人,按规定,只需到派出所登记承租人信息即可,除此之外无其他要求。关于消防安全,现有消防力量根本无法顾及那么多群租房。

  对此,山西硕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贵明认为,政府应当对群租房进行适当的行政干预,并纳入立法规划,明确“群租”认定标准,制定管理办法,明确各部门权责,建立联动机制,加强部门间执法监管协作,严查存在突出隐患的群租房。当然,要注意疏堵结合。在开展群租房综合治理行动的同时,也要加大投入,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权,大力发展公租房,为低收入人群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得起、安全有保障的房屋,从源头上消除群租群住的问题。

  5、借鉴

  多年来,全国各地都三令五申加强对群租房的管理,但该问题至今仍十分棘手。监管群租房涉及公安、房管、建设、市容等多个部门,各个部门都可以对法规中的内容按各自的理解或需要进行解释,由此造成了“谁都可以管,谁都可以不管”的尴尬局面。

  在此情况下,一些“群租”问题突出的城市,已探索出一些管理办法。2017年上海市出台相关规定,对群租的认定标准有了规定,明确提出,出租房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(有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),且居住使用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。除此之外有以下情形的也应当认定为群租:单位集体宿舍设在住宅小区内;将一间房间分割、搭建后出租,或按床位出租;将厨房、卫生间、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出租供居住使用。

  此规定要求,出租的居住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符合消防、治安、防灾、卫生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,并具备供水、供电等必要的生活条件。并且,房间规模达到10间以上或出居住使用人达到15人以上的,出租人必须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,内容要明确管理人员,落实安全管理职责,并完善建立信息登记系统,相关登记信息及时报送当地公安部门备案。而居住房屋的出租人(房东)则需要与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。

  (来源:太原晚报)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谭劲松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